| 加入桌面 | 手机版 | 无图版
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
排名推广
排名推广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会员中心
会员中心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前锋 » 安徽 » 蚌埠 » 正文

省市政协历时一月开展同题调研:200余条建议促政协工作提高质量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06-15  浏览次数:52
核心提示:□本报记者陈婷  6月中旬,省政协大调研形成的《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调研报告》正式提交省委。至此,这一由省委部
省市政协历时一月开展同题调研:200余条建议促政协工作提高质量
□本报记者陈婷   6月中旬,省政协大调研形成的《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调研报告》正式提交省委。至此,这一由省委部署、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牵头负责的“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”活动重点课题如期完成。   短短一个月,除实地调研外,省市两级政协召开 49次座谈会,收到75份书面材料、200余条意见建议。  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?由省政协调研组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,查找出省委有关政协工作的制度规定落实不够到位,高质量提案数量不多,协商议政实效不够突出,政协委员队伍建设需要加强,基层政协机构设置不规范、工作力量不够,机关建设需要加强等六个方面问题,并分别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。   问题一 高质量提案数量不多   建议: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质效,打牢“基础”   “从全省面上看,虽然提案数量不少,但真正有针对性、可操作的高质量提案不多。”调研报告直指问题。   以省政协为例,每年委员提案1000余件,不符合立案标准的接近总数的20%,经办理只能以后解决和留作参考的又占立案总数的20%左右。这些提案有的不符合政策规定、无法立案,有的题目过大、内容空泛,还有的联名提案没有共同研究、达成共识等。   “深入调研和认真研究是提高政协工作质量的核心环节,是基础的基础。”省政协调研组认为,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,必须从精选调研课题、改进调研方式、深入分析论证入手,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质效,打牢这个“基础”。   调研课题怎么选?调研报告建议,要坚持“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、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”,坚持问题导向,找准党政重视、群众关心、政协能做的结合点,使调查研究更加契合中心任务、更加符合决策需要、更加体现人民心声。   调研方式如何改?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优势开展同题调研、发挥渠道畅通优势开展联合调研、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开展专题调研是方向。思路亦愈加清晰:围绕打通南向通道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、长江流域生态保护、川渝合作发展等,可与兄弟省(区、市)加强协同履职;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协调推进天府新区建设、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等重点难点问题,可与相关民主党派和市(州)政协开展联合调研;针对影响凉山脱贫攻坚的禁毒防艾、控辍保学、计划生育、移风易俗等社会问题,可组织政协委员与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等开展深层次联合调研。   问题二 协商议政实效不够突出   建议:健全制度机制,提高提案办理实效、补齐监督短板   以汇报工作、谈体会代替建言献策;协商过程缺乏互动讨论,存在以通报代替协商、总结代替协商、讲话代替协商……调研过程中,这些影响协商议政质效的现象被屡屡提及。   调研还发现,民主监督工作依然是政协履职的短板。一方面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心存顾虑,怕越位添乱,不愿监督、不善监督;另一方面,个别地方政府部门认为政协民主监督是在给他们找麻烦,影响工作效率。   “以上问题的存在,反映出一些委员的委员意识不强,重本职工作轻政协履职、重荣誉轻责任。同时也反映出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机制还不健全,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,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考核。”调研报告分析研究认为。   针对问题,调研报告建议,发挥提案办理协商在推进政协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,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规范提案办理程序,提高提案办理层次,探索提案合并办理、二次办理、现场办理等有效形式,建立提案及办理结果公开制度,促进提案办理从答复型向转化型转变;聚焦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监督,提高监督性议题在年度协商计划中的比例,补齐民主监督短板。   报告还建议,加强信息化建设,建立健全机制化、常态化协商参与平台,探索网络议政、远程协商等形式,支持和保障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有效参与协商。   问题三 政协委员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  建议:建立委员选管用办法,强化履职考核激励   调研中,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是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   委员选管用脱节。部分市(州)继任委员提名听取政协党组意见不够充分,委员推荐协商、产生退出、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,“重选轻管”现象比较突出。   委员履职能力水平不够高,对政协性质定位作用理解不深、职责不明,缺乏质量意识,履职存在凑数、应付现象。   委员服务管理和履职考核还不科学。有的地方没有制定委员培训规划,学习培训方式单一,对委员参加政协会议、提交提案等履职考核重数量轻质量,考核结果在继任委员提名时没有得到有效运用。   调研组建议,建立委员选管用办法,强化履职考核激励,探索建立政协常委每年提交书面履职报告制度。同时,制定委员培训规划,实现培训全覆盖,着力提高政治把握、调查研究、联系群众、合作共事能力。同时,要进一步规范省市县三级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,建立健全与委员联络的专门机构。
 
 
[ 前锋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前锋
点击排行
 
 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